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2025-09-18 15:57
来源:本站
9月16日,高淳区人大常委会组织视察全区慈善工作。区人大主任宋卫星、副主任胡长明,区人大有关委室负责同志,区慈善总会主要领导,区民政局、教育局、财政局、红十字会、残联负责同志一起参加视察活动。
参加视察的同志,首先前往固城街道禅林山村,实地察看村级慈善工作站、慈善卫生室、慈善光伏项目和高淳中专校“德生图书馆”运行情况,感受慈善惠民、慈善利民的成效。接着区人大常委会召开座谈会,听取区慈善总会工作汇报。
据悉:2021至2024年,区慈善总会累计募集资金1.17亿元,物资126批,价值1709万元,款物总计1.34亿元,年均增幅11%左右。期间共开展六助与公益捐赠活动162场次,帮扶弱势群体46534人(户)次,支出善款9974万元,所有物资100%转赠城乡弱势群体。2025年上半年,总会募集资金1820万元,物资11批,价值118.6万元,开展公益活动26次,救助弱势群体5053人次,慰问交警与环卫工人2359人次,支出善款1236.5万元,物资零库存。2015年以来,总会每季度确定二至三个帮扶项目,重点开展助困、助学、助医、助老、助残、助孤等六大爱心工程,慰问环卫、交警等一线岗位员工。同时组织企业、社会团体参与慈善赈灾,援助中西部欠发达挂钩县市,为推进新时代慈善事业向更宽领域拓展,惠及更多群体,解决弱势群体急难愁盼问题,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贡献了慈善力量。
区民政局、教育局、财政局、红十字会、残联,围绕慈善工作,分别作补充发言;区人大有关委室负责人就全区慈善事业健康发表见解。区人大副主任胡长明在点评全区慈善工作业绩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改进慈善工作的建议。
区人大主任宋卫星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慈善事业是一项献爱心、暖人心、得民心的崇高事业。近年来,区慈善总会主动服务发展大局,创新方式方法,扎实开展慈善救助,用责任担当书写了一份有温度、有力量、有情怀的满意答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宋卫星就持续推动全区慈善事业迈上新台阶,提出四点建议:
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凝心聚力打造“大爱慈善”。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要求江苏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积极探索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这些都为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指导和遵循。希望区慈善总会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的工作要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不忘初心使命、勇于开拓创新,为高淳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贡献慈善力量。
二要聚焦群众关切,用心用情打造“为民慈善”。区慈善总会要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广募善款,办好善事,呵护善心,做大慈善资金“基本盘”。要把集中募捐与经常性募捐、有组织募捐与自发性募捐结合起来,组织开展好“慈善一日捐”“99公益日”等各类捐赠活动,落实好捐赠款项税前抵扣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倡导企事业单位、礼会团体和个人以“定向”或“冠名”等形式进行捐赠,加快构建以企业捐赠为主、个人捐赠为辅、政府投入为补充、社会广泛参与的捐赠机制。要坚持“一般性救助”与“重点性救助”并重、“输血式救助”与“造血式救助”并举,在做好面上帮扶贫济困的同时,对老弱病残孤多做一些雪中送炭、传递温暖的实事;对有一定生产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多开展一些送技术、送培训、送信息等活动、不断增强他们的自我救助、自我脱困、自我发展的内生能力。
三要坚持守正创新,持之以恒打造“阳光慈善”。区慈善总会要以新修订的《慈善法》为根本,进一步完善资金运作、财务管理、项目筹划、实施救助等措施,推动慈善事业规范化、法治化、长效化运行,做到财务有制度、审批有程序、善行有依据。要强监督,牢固树立“慈善资金无小事”的意识,自觉接受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媒体监督,让实施救助全过程、全数额、全用途在阳光下运作。
四要加强组织领导,齐心协力打造“全民慈善”。区慈善总会要与时俱进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社会群体参与慈善活动,让慈善事业的根基扎得重深、更实、更稳。区民政部门要加强对慈善事业的指导、服务、协调和监督,健全完善“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各方协作”的机制;其余各单位各部门要担责担当、在慈善资源整合、慈善品牌打造等方面下更大功夫,不断提升慈善事业辐射面、影响力与美誉度。要不断推进村(居)慈善工作规范化运作,努力把慈善事业的触角延伸拓展到大街小巷、每家每户;要持续宣传慈善事业的现实意义,选树乐善好施、热心公益、无私奉献的典型,推动慈善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放大慈善声音、讲好慈善故事,在全区上下汇聚起知善向善、行善乐善的强大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