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2025-04-25 17:24
来源:本站
“原来做慈善还有这么多学问!”4月18日上午,在怡馨花园社区康安里小区中心广场,一场别开生面的慈善普法活动吸引了众多居民驻足。南京市慈善事业发展中心联合秦淮区慈善总会、秦淮区慈善总会秦虹街道慈善分会、怡馨花园社区居委会共同开展慈善小课堂进社区活动,将法律知识、便民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以“场景化+微宣讲”模式,让《慈善法》化作居民听得懂的“邻家话”。
“请您从红色投票箱抽取题目,答对有小惊喜哟!”一个系着红绸带投票箱前围满居民。市慈善中心的同志向居民群众热情讲解有关慈善法、慈善文化、慈善捐赠、慈善救助的基本知识,发放宣传材料,开展现场慈善知识问答,居民们踊跃参与,抢答问题。
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先后有近100人次参与咨询和慈善知识问答。其中80多岁的叶奶奶戴着老花镜,抽到“捐赠旧衣物注意事项”基础题:“这题我知道!得洗干净的、扣子齐全的才能捐。”她兴奋地回答着。面对居民抽中的难题,市慈善中心的同志也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翻开普法宣传手册耐心地给居民们解答:“您看这里写着……”
这种装在盒子里的慈善普法课,不仅让居民在“开盲盒”的惊喜中收获知识,更用传统文化载体搭建起一座连接法律与温情的桥梁。正如活动墙上那句标语——“每一次抽签,都是与善意对话的起点”。
南京市慈善事业发展中心将慈善小课堂从报告厅搬进社区、小区,打造“行走的慈善课堂”。从“端坐听讲”到“围炉共学”,从法律文本到生活指南,通过“下沉式普法”实现新的突破,使居民从被动听众转变为主动传播者。这种“浸润式”普法不仅种下法治信仰,更织就了社区慈善互助网络,让“人人可慈善”的理念真正扎根市井街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