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2025-04-03 17:44
来源:本站
2025年4月3日,徐州市慈善总会会长夏文达一行来省慈善总会座谈交流,李小敏会长主持座谈会并讲话。
在听取徐州市慈善总会工作情况介绍后,李小敏指出,徐州是省内最早成立慈善总会的地区,慈善事业发展具有厚实的基础。近五年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三十多次对慈善工作作出批示,多次进行专题调研,市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听取汇报、研究慈善工作,为全市慈善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2023年6月市慈善总会换届以来,第六届理事会团结带领全市慈善会系统扎实工作、开拓进取,推动慈善工作整体稳中有进、实现新发展。一是募捐方式有了新拓展。创新慈善募捐方式,推进企业募捐、银行APP募捐、自办网站募捐、定向或冠名基金多管齐下,2024年募集慈善款物1.74亿元。“慈善一日捐”活动承办主体移至慈善总会以后,经过努力,参与单位和募捐数量有了明显增加。二是扶弱济困展现新作为。深入实施儿童大病救助项目,有力实施慈善光伏照万家、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住院照料护理补贴等7个省市联动项目,更大范围开展市级部门单位合作项目,去年救助支出1.72亿元,惠及困难群众54.4万人次。三是品牌建设迈出新步伐。主动适应基层群众多样化需求,重点打造“爱在彭城·志愿汇”慈善服务品牌,日渐壮大的义工队伍活跃在“慈心助老”“爱心助学”“仁心助残”“善心助困”等慈善服务一线,用爱和温暖点亮万家灯火。四是文化宣传取得新进展。慈善文化宣传阵地百果善缘建成开放,全市共建有785处慈善文化标识物和活动基地。3月召开的六届四次理事会将每年9月设立为“徐州慈善月”,促进营造更加浓厚的慈善氛围。
李小敏表示,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重视关心下,在市慈善总会组织推动下,徐州市慈善工作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一些经验做法在苏北乃至全省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省慈善总会非常看重与徐州的交流合作,所有的省市联动项目在徐州都有安排,2024年苏慈助医项目徐州分配资金全省最多,徐州已提前完成慈善光伏项目县区全面试点任务。
李小敏结合慈善事业发展新情况新任务,对徐州市慈善总会工作提出四点希望。
一是在服务发展大局上更有担当。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徐州冲刺“万亿之城”的关键之年。要提高站位、把准方位,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慈善事业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尤其是关于“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的重要指示,更加广泛汇集慈善资源,更加有效实施救助帮扶,在参与第三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中发挥重要作用。要融入大局、服务大局,抓住发展机遇,应对困难挑战,着力夯实慈善工作基础,提升慈善工作组织化程度,深化发展网络慈善,加快发展信托慈善,在守正创新中推进传统慈善迈向现代慈善,以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是在助力民生保障上更有作为。徐州人口基数大,困境儿童、低保对象、困难残疾人等民生保障任务重,把他们关心好、服务好、保障好是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慈善组织尤其是慈善会系统的价值所在。要察党委政府之所需,应困难群众之所求,找准切入点,抓住关键点,将关注特殊困难群体与关爱其他困难群体统筹起来,将慈善救助与政府救助衔接起来,将服务救助与物质救助结合起来,将输血式救助与造血式救助贯通起来,努力办好实事、解好难事,助力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徐州是农业大市,要将慈善资源和力量更多投向农村、投向农民,助力党委政府建立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及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三是在弘扬慈善文化上更有力度。以纪念市慈善总会成立三十周年为契机,以中华慈善日、江苏慈善周、徐州慈善月等为重点,以百果善缘、幸福家园、慈善校园等为阵地,策划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增强慈善文化传播力。深入挖掘慈善文化资源,系统总结慈善人物事迹,讲好历史故事,讲好当代故事,讲好群众身边故事,增强慈善典型感染力。加强与党委社会工作部门沟通协作,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开发专题项目、组建专门队伍等方式,打造更多“小而美”“小而新”“小而实”的志愿服务项目,增强慈善服务影响力。
四是在健全组织体系上更有成效。持续抓好总会自身建设,认真贯彻实施新修改的慈善法,健全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依规管理事务,依法公开信息,提升总会管理法治化规范化水平。扎实推进慈善队伍建设,建好管好用好会员、专员、志愿者等慈善队伍,强化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健全正向激励机制,提升慈善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着力加快社区慈善建设,积极培育和建立社区慈善组织、社区慈善基金、社区慈善阵地、社区慈善志愿者服务队伍、社区慈善工作运行机制,探索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慈善组织为支撑、慈善项目为牵引、慈善基金为保障、多元参与为基础的社区慈善发展路径,筑牢慈善事业发展根基。
省慈善总会副会长高晓平、章大李、戚锡生、刘旭旭和徐州市慈善总会副会长刘宗尧、秘书长王大明等参加座谈交流。